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信息新闻资讯

青岛市开创教育系统节能工作新局面 

发布时间:2015/8/14 17:25:41  来源:  作者:

     近年来,青岛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监管体系、制定管理制度、推进重点环节、强化宣传培训”为重点,在做好党政机关日常节能基础上,以数量多,能耗大的教育系统作为公共机构节能突破口,结合实际,探索总结,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率先建立节能工作评价考核制度

    根据制定的《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开展节约型学校创建活动的意见》要求,2010年8月10日在山东省内和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率先出台了《青岛市中小学创建节约型学校考核评估标准(试行)》,并纳入教育督导考核体系。青岛市教育局2010年11月起对全市120所节约型学校建设试点单位进行全方位检查,专门印发了《青岛市中小学节能产品使用情况统计表》,对局属学校的水、电、油、办公用品等消耗情况和既有办公建筑基本信息进行了收集。

    二、首推节能示范区,推行管理新模式

    青岛市教育局认真学习研究节能政策,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系统开展节约型学校建设的战略思路:即全市1200余所中小学作为一个项目单位,按照推广目标,推广经验,推广标准和推广模式的“四推广——四步走”规划整体推进,架构起具有“示范整体规划的工作思路、示范节约校园创建的标准模式、示范节能技术的平台建设、示范专业队伍建设的开发培训、示范节约文化与素质教育融合研究”特征的省节约型学校建设示范区模式。国家发改委中咨机构有关专家、省教育厅领导专程来青对市教育局节约型学校建设和节能工作规划思路进行专题论证和指导。日前山东省教育厅复函批准青岛市作为山东省创建节约型学校示范区。一是建设太阳能学校。青岛虎山路小学建设安装了一套总装机容量为30千瓦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和采光面积达600平方米的太阳能供热系统,为各种照明设备和教学设备源源不断提供电力,每年节约标准煤261吨。目前,市教育局正在积极争取省、市两级财政585余万元,将为全市44所中小学安装364吨位太阳能。二是节能新技术试点工程。青岛旅游学校实验安装地源热泵中央空调,年节约资金50余万元;在13所学校加装节电保护设备,实现节电率10%;胶州实验中学进行了雨水回收技术改造,年节水1200立方米。三是研究探索高校节能管理监管系统。研发了节约型校园数字化能源监管系统,包括电能计量管理、给水管网监测、能源综合分析等子系统,实现远程监控和动态分析。目前在3所学校已投入运行,有效发挥了能耗分析、能耗检测和杜绝浪费的作用。四是探索节能管理新模式。青岛二中是首家签订合同能源管理协议示范单位,项目实行零投资,在节约能源费用中以效益分享的方式回收资金,预计节热率在25%-40%之间,节电率在10%-20%。为下一步在全市推广节能新技术、使用节能设施设备、推行管理新模式奠定了基础。

    三、加强宣传力度,积极组织宣传活动

    青岛市教育系统高度重视节能宣传,积极开展宣传活动。一是连续两次举办了全市中小学节能减排工作网络培训会、论坛会;结合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为全市教育后勤干部举行专家讲座。二是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标准增加有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在教育教学中充实丰富节能、环保教育,培养学生勤俭节约、保护环境和节能的主人翁意识。三是营造绿色低碳校园文化氛围。组织开展“世界水日”和“世界环境日”专题宣传教育活动,有的学校成立“绿色风”环保协会,有的学校开展“废纸换小盆景”、“水果代贺卡”及“节水节电金点子”征集活动等等。四是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节能减排成果板报展、演讲比赛、专家讲座、“能源短缺体验日”、节能减排优秀征文评选、节能知识竞答、节能减排后勤论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五是联合市发改委连续三年组织“节约与文明同行—我是节能小明星”主题教育评选活动。全市百万中小学生参与活动,涌现大量的节约小明星和优秀作品,新华网、人民网和省市等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