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新闻资讯

固废领域碳达峰急需标准

发布时间:2024/3/1 14:55:32  来源:网络  作者:郑州计量节能检测中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制定200项以上碳达峰急需标准,为工业领域的碳达峰和碳中和设定了一系列明确的建设目标。同时,该指南还规划了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框架和标准制定的重点领域,旨在构建一个低碳、零碳的发展模式。其中,协同降碳标准是值得特别关注的重点领域。这些标准主要关注通过企业内部协同、上下游协同、产业链协同等方式实现协同降碳的相关技术与装备,包括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减污降碳协同、产业链协同等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将有助于工业领域实现更高效、更环保的生产方式。值得一提的是,该指南也注重与现有的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标准体系、绿色制造标准体系的有效衔接。这意味着,工业和信息化部希望通过加快标准制定,持续完善标准体系,以推动工业领域向低碳、零碳的发展模式转变。总的来说,这个指南为工业领域的碳达峰和碳中和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同时也为未来的工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全球固体废物领域碳排放现状。2018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668亿吨的二氧化碳当量。其中,废物处理产生温室气体占总排放量的3.2%,固体废物填埋占比2%,填埋在废物处理产生温室气体的占比为59%。固废直接相关的碳排放量总体似乎不高,但一些国际机构和组织认为,通过有效管理固废、提高资源的高效利用能贡献的减排潜力还是相当可观。

全球固体废物管理的碳减排的潜力巨大。全球废物领域的碳减排研究主要涉及四种固体废物类型:城市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和建筑垃圾。其中,城市固体废物研究比较集中,占数据量的87%。通过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堆肥、焚烧等方式,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7%至12.3%,平均值为6.2%。工业固体废物通过循环利用、处理处置,直接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平均值6.7%。农业固体废物,以堆肥、厌氧发酵、能源化综合性的处理措施和源头减量的方式,直接和间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0.3%至8.7%,平均值是3.9%。建筑垃圾,以循环利用和综合管理的处理方式,直接和间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4%至17.5%,平均值是10%。全球城市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和建筑垃圾这四类固体废物全过程累计温室气体减排潜力为13.7至45.2%,平均值为27.6%。

固体废物管理碳减排评估工具。国际上开发了一些工具来核算不同企业、项目层面废弃物管理的温室气体排放,包括《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和《欧盟 ETS指南》,以及 ISO 14064标准、 ISO 14048标准、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 CDM等方法学。不同国家根据本国的固体废物管理方法,设定了不同核算边界和范围,但实际上核算边界之间不一定可相互比较。各国发布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中,废物部分的温室气体排放占该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比例在1.7到3.3%之间,比重较小。这是因为这些国家的温室气体清单只包含了固体废物管理中的直接碳排放,忽略了回收利用、废物焚烧发电以及农业固体废物处理部分。因此,这些国家低估了固体废物处理利用的贡献,低估了其排放量和减排效应。在各种碳减排核算模型中美国EPA开发废物减量模型(WARM)适合于我国固体废物管理碳减排收益的核算,尤其是针对“无废城市”建设碳减排核算以及各城市的碳减排效益评比。